本报记者 李路 通讯员 顾雪琴 王铭洲

江苏省常熟市农副产品交易城每日承担着全品类农产品约1500吨的配送重任,日交易额超1900万元,是常熟市“菜篮子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常熟市公安局琴湖派出所紧密贴合市场实际情况,主动联合管理部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动态巡逻、高效解纷、精准宣防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维护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作为常熟市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城每日交易时间长,日均人流量近3万人次,机动车流量超1.2万辆次,治安状况较为复杂。为此,琴湖派出所在农副产品交易城设立警务室,以警务室为中心,综合考量交易城各片区交易动态、警情分布以及人流状况等因素,针对市场及周边区域量身定制“社巡合一+巡处一体”的动态布警方案。

凌晨是商户进货运输的关键时段,派出所协同交警部门加强点位布警,在4个易拥堵的出入口、3个关键路段重点屯警,全力做好疏堵保畅工作;白天交易活跃时,民警带领市场管理人员和保安,开展形式多样的巡逻守护行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严防侵财、打架斗殴等案件发生;晚间,结合路面巡逻力量,进一步延伸巡逻范围,细致检查仓库等重点区域与部位,及时发现并整改各类治安风险漏洞。2024年,琴湖派出所接到的交易城治安类警情数同比下降16.4%。

常熟市农副产品交易城内共有商户570家,人、车、物流动极为频繁,纠纷摩擦时有发生。琴湖派出所联合市场管理方,发动交易城内近200名商户组建了“和睦先锋”矛盾纠纷调解志愿队。志愿者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立即介入劝阻并向派出所报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除了依托“和睦吹哨+公安报到”机制助力当场解决小纠纷外,针对较为复杂的纠纷,琴湖派出所牵头构建起三方协作机制,联合市场管理方、司法部门联动调处,借助职能优势互补,实现高效定分止争。三方定期针对市场内纠纷类警情开展“回头看”,开展跟踪回访、强化法治教育等工作,从而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治理闭环。2024年,在多方联动协作下,共排查化解各类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冬瓜黄瓜小南瓜,不做被骗小傻瓜”“茴香五香十三香,别中骗子迷魂香”……走进农副产品交易城,一条条生动有趣的反诈标语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市场商户在民警的组织发动下积极参与打造的“无诈商铺”,通过在商铺醒目位置张贴朗朗上口的反诈顺口溜、在交易间隙向顾客口口相传反诈知识,实现一个点辐射一个面、一名商户带动一片人群。

结合市场特点,琴湖派出所民警每周评估当下高发的诈骗类型,动态更新“大水漫灌”式反诈宣传内容,依托线上覆盖商户的反诈联络群,以及线下市场反诈宣传栏、进店走访等契机,精准推送典型诈骗案例和安全防范要点,每周对交易城内的警情进行汇总分析,强化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区域、高风险时段的靶向“精准滴灌”宣传。2024年,常熟市农副产品交易城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损失数同比下降92%。

编辑:谷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