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与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推动关爱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立法、高校、康复服务和公益组织等各领域代表,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法律援助、专业康复以及社会倡导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专家建议应推动孤独症相关立法的完善,如此方可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张鸣起指出,从立法层面,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回应社会需求、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的必然要求。从司法层面,应加强对孤独症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构建更加包容的司法体系。同时,完善的社会支持政策是对孤独症群体生活保障的关键补充。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表示,汇聚立法、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智慧,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孤独症权益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特殊教育、立法、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副教授指出,“特殊需要信托”(SNT)能够弥补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为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长期财产管理与生活保障支持。她提出,应构建政府、家庭和社会分担的多元支持机制。这种多元参与的模式能弥补现行社会保障不足,推动政府、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

北大法宝立法研究员王铭智通过大数据分析展示了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截至2023年底,中央出台的与孤独症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达93部,地方规范性文件数量更多,并且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数量都呈增长趋势。鉴于当前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中已有孤独症相关立法的尝试,未来或可先从地方立法入手,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孤独症相关立法进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原主任郭林茂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孤独症关爱是一项关乎民生与社会公正的善举,对孤独症、特别是儿童孤独症的法律保障与制度完善迫在眉睫。他呼吁各界继续深入研究、凝聚共识,推动孤独症关爱相关立法的尽快出台与实施,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本次研讨会上,还发起了星光权益基金。该基金旨在资助孤独症相关研究与公益活动,推动孤独症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促进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同时,现场举办了金羽翼学员绘画作品义卖展,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金羽翼艺术康复教育。

编辑:费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